作者: 張廣亮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1-05-07 10:06
“聽說張傳黨又買了一批黨史方面的書籍,咱快到他家看看去。”
近日,定陶區張灣鎮秦莊村婦女主任趙秀麗,帶領幾名黨員和群眾代表到張海村的張傳黨圖書室去借書。
“傳黨哥,你這院子也收拾收拾,一院子的垃圾。”一同來看書的村民張傳榮同張傳黨打趣道。
“這是我平時在咱村里撿拾的垃圾。大家別嫌垃圾臟,我全指望賣垃圾買書叫大伙兒看呢。”正在將垃圾往地排車上裝的張傳黨不好意思地說。
張傳黨的話像一股暖流,迅速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的心。是啊,張海村的人,誰沒有到張傳黨家看過書呢。他買書的錢哪來的?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張傳黨靠撿垃圾賣錢得來的。于是,大家自覺地幫助張傳黨打掃起衛生來。
“平常,我經常帶領村里的黨員群眾到張‘館長’家看書,今天主要是看黨的發展歷程。通過在這里看書,使我們不僅增加了知識,還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養。”趙秀麗說。
據了解,現年75歲的張傳黨小時候因為家貧,只上過一個半月的學。在20世紀80年代,因為不識字到城里買農資受到營業員的嘲弄,張傳黨一氣之下,將買農資的幾十元錢全部買成了書,在家辦起了一個家庭圖書室,讓有學問的人教自己認字,也方便群眾。幾十年過去,原先連名字都不會寫的張傳黨不僅能看書,還學會了講故事、作詩,成了村里的文化人。在張傳黨圖書室的影響下,近年來,本村和周邊村有18名學生考上了大學。有的當了老板,有的參軍,成為了社會有用人才。
“我經常在周末到這里讀書,爺爺這里的書,種類特別多,而且爺爺給我們營造了特別好的環境。”張灣鎮和平小學六年級一班的學生王燁說。
由于張傳黨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免費創辦家庭圖書室上,日子過得很緊巴。但即使如此,也改變不了他辦好圖書室的熱情。
“我是村里的貧困戶,國家給我發著養老金。我一個月在村里能撿拾100多塊錢的垃圾,既美化了環境,鍛煉了身體,又能買書讓大家看,我覺得十分有意義。下一步,只要有能力,我就要把圖書室辦下去。”張傳黨最后說。
文/圖 通訊員 張廣亮